2021年11月7日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第1110期靈泉

 

2021年11月7日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第1110期靈泉

主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5:3)

本主日的讀經記載耶穌最後一次入聖殿,最後一次在聖殿對群眾講話。由於這些談話都是耶穌主動發言,因此是耶穌所給予的教導。耶穌這次講話有點最後審判的味道,耶穌用真人為例,對虛偽與真誠、貪婪與慷慨之間作出嚴峻的審判。首先,耶穌審判經師,當然並非指所有經師。

經師是指研究法律的專家,是以色列亡國充軍後因需要而興起的一種職業。充軍後國亡君沒,唯有宗教使以色列人凝聚一起。因沒有了聖殿,只可以通過經師講解舊約法律,鼓勵人以天主法律作為生活的支柱,重燃國人對雅威的信仰,經師成為社會上受尊敬的一群,但也有人利用群眾的信任去攫取名利。

耶穌批評經師喜歡穿長袍遊行,在街上受人請安,在會堂裏、筵席上坐首席。是有人那麼陶醉於自己的身份,喜歡穿著長袍招搖過市。再者,當時經師甚受人尊敬,人們習慣見到他們敬禮問安,於是部份經師故意在公眾場所露面,以便接受別人敬禮,滿足自已出人頭地的快感。而在會堂、筵席等地方佔上座,更可增加自己的曝光率和知名度,就像現代人重視拍照時誰坐在主席兩旁一樣。 一個宗教性人物流於世俗名氣之爭,正是耶穌感到惋惜的原因。

耶穌進一步指出有些經師甚且吞沒寡婦的家產,而以長久的祈禱作掩飾,這些人必要遭受更嚴重的處罰。耶穌大概指經師妄用了寡婦對他們的信任。經師有本領使寡婦相信他們時常為其祈禱,令她們進入天國,因而樂意將財產委託其管理,甚至作餽贈,這是他們高明的地方。經師並非以權力強佔,而是令寡婦自動奉獻,即以天主為盾,掩飾自己的貪婪。

接下來耶穌坐在奉獻箱前,其審判味道更明顯。這次的對象是投錢進奉獻箱的人,其中不少是富人。耶穌特意稱讚一位只投了兩個小錢的窮寡婦,因為這寡婦由自己的不足中把全部的生活費都投上。耶穌批判經師虛偽,只為名利,但稱讚寡婦真誠慷慨、誠心事主。她真誠,不怕被人譏笑奉獻微薄;她慷慨,因為她把生活費也獻上了。耶穌就提醒門徒要像窮寡婦一樣,愛得真誠,愛得慷慨。

今天,耶穌也會看我們的奉獻,從奉獻來審判我們,希望我們都願意給天主一份真誠而又慷慨的奉獻。

 

 

 

2021年10月31日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第1109期靈泉

 

2021年10月31日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第1109期靈泉

[你應當全心愛上主,並愛近人如自己。]

這個主日的福音向我們提出一個很好的信仰問題:「一切誡命中,那一條是第一條呢?」所謂「第一條」,指的就是最重要的一條。

小時候,父母為了我們的好處,在教導我們時,總會提醒我們很多必須要做的和一些不要做的;但是,若果我們問父母那一樣是最重要,相信不同的父母或許會有不同的答案吧!

在信仰生活中,神父和身邊的前輩都會提示我們,亦通常都會引用這段聖經。耶穌所答的就是:「第一條是: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應當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條是: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再沒有別的誡命,比這兩條更大的了。」

不是第一條嗎?為什麼要說第二條?愛天主不就已經足夠嗎?為何耶穌要提出第二條?愛天主不愛人,又有什麼不妥?

「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廢除法律或先知,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瑪5:17)既然耶穌是來成全法律,他自然熟識以色列人的想法,但耶穌也是來成全法律,那麽祂便要進一步指出:如果愛天主,自然會愛人,愛人就是愛天主。

我們在日常生活裏,如果只是每個星期日到教堂參與彌撒,而不在每天都主動去愛身邊的人,活出基督徒的身份,結果就如經師所說的,我們只是獻上「全燔祭」,而最大的法律卻要求我們要超越獻上全燔祭,而是「愛近人如自己」,不要只說不做。

守十戒對以色列人來說,也許足夠,但對基督徒來說,愛天主並不上於在主日參與彌撒禮儀,也要求我們每天愛我們的近人。誰是我們的近人?慈善的撒瑪黎亞人的故事,已經教曉我們了。

2021年10月24日傳教節第1108期靈泉

 

2021年10月24日傳教節第1108期靈泉

 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谷6:15)

 今天是傳教節主日,福音的主旨是宗徒們應「向一切受造物傳福音」。按「一切受造物」的意思是指全人類。凡相信福音的,就該受洗(若3: 5-8)。誰若不相信,將來必受永罰(若3:18)。凡有信仰的人,必要在自己身上,體驗到天主的全能(若14:12)。福音的作者舉出五種特恩,以表現天主如何特別照顧信徒,堅定他們所宣傳的福音:(1)驅逐魔鬼(谷3:15);(2)說新方言(宗2:4,11;10:46; 19:6);(3)手拿毒蛇,而不受害(宗28:3-6);(4)喝毒品而不受損;(5)給病人覆手,可使病人痊愈(宗28:8)等。

最後,主耶穌是以天主的全能被接升天(列下2:11),在那裏「坐在大能者(天主)的右邊」(谷14:62),而宗徒們卻應在世上執行耶穌的命令(谷16:15),但耶穌並不留下宗徒們在世獨自工作,衪自己要由天上協助他們,以聖蹟來證實他們所傳的福音是真理、是生命、是道路(希2:3-4)。這樣正實踐了衪的應許:「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好讓信徒在教會內共同參與主所託付的福傳使命,直到今世的終結,即基督的再來。由於基督徒的傳教訓令,教會被天主派遣到萬民那裡,成為「普世救恩的聖事」,宣講基督的福音,使人藉著聖三之名的洗禮,分享三位一體天主的永恆的愛,以不同方式將所有人導向天主子民的合一與共融。

各位兄弟姊妹,在本主都讓我們一同思考,如何燃起自己的使徒熱忱與福傳使命,並以身作則見證福音。希望我們都能在工作、家庭、堂區生活及人際互動中,意識到基督同在。

 

2021年10月17日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第1107期靈泉

 

2021年10月17日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第1107期靈泉

「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谷10:45)

今天的福音是承接耶穌第三次預言受難和復活後,記述了載伯德二子的要求(35-45節)他們請求耶穌允許他們在祂的光榮中,坐在祂左右兩邊的席位上.。

耶穌回答的第一句話:「你們不知道你們求的是什麼」,耶穌要指明想登上光榮的高位,必先估量應付的代價和該受的痛苦。由十字架到光榮,由艱辛到勝利,是耶穌三次預言苦難和復活的救恩之路,沒有其他捷徑。耶穌說:「我飲的爵,你們必要飲;我受的洗,你們必要受。但坐在我右邊或左邊,不是我可以給,而是給誰預備了就給誰。」(49-50節)這兩句話,說出了耶穌在世的使命。祂以自己的生活做榜樣,教人走犧牲吃苦的路,天天背起各自的十字架,跟在耶穌後面,走這條十字苦路。走到加爾瓦略山巔,為主奉獻了生命之後,自有復活的新生命出現,使人進入基督的永生國度。至於在這王國裡,地位的高低和職務的分配,不是基督的事,而是按照父的旨意來處理,基督自己也聽從天父的命令。

福音的最後一段話(41-45),一方面是一個總結,另一方面也說出居高位是為了服務,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 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耶穌教導門徒要跟他學習「因為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眾人贖價」。初期教會三個多世紀的羅馬教宗,為天主子民熱心服務,當中也有多位殉道,為後代留下了肖似基督的榜樣。

耶穌經歷了苦難、聖死,才進入祂的光榮,這如何啟發了我?我願意學習基督,成為眾人的僕役,熱心服務他人嗎?

2021年10月10日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第1106期靈泉

 

2021年10月10日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第1106期靈泉

變賣你所有的一切,背著十字架,跟隨我!(谷10:21)

本主日的福音非常曲折動人,介紹一個富有的年輕人,他受到耶穌的召叫,卻沒有勇氣接受,因為他沒有能力棄絕自己的財富。這個人年輕、有錢、有教養、有信仰,堪稱「成功的典範」。在世俗的眼光中,他已經擁有人人艷羨的人生。

但從他向耶穌提出的問題,卻是透露出這位少年財主內心裡所深藏的害怕及恐懼。他害怕未來得不到永生,恐懼將來會落入永死當中。這個富少年對自己雖然已經擁有人世間的一切美好,但對於是否得到永生卻沒有把握,所以誠心誠意地跑來,跪在耶穌面前問耶穌說:「善師,為承受永生,我該作什麼呢?」

耶穌邀請這個富少年變賣他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把寶藏儲存在天上的王國裡,然後回來加入地上的王國,同貧窮的門徒一起,與耶穌一起,宣講福音。

如果我們一心信賴耶穌,把我們的財產與別人分享,不再信賴物質,那麼在天國便由我們的選擇開始。是的,無論你多富有或多貧窮,我們只要效法耶穌,和窮人站在一起,與窮人共擔同一的命運,那麼我們就能被天國所接納。

就讓我們祈求天主,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純樸,以致當耶穌充滿著愛看著我們,邀請我們跟從祂的時候,我們都向祂說:「我願意」。倘若我們三心二意,錯過了去答覆耶穌的邀請,我們等於拒絕了在天主的救恩工程,拒絕承擔起我們應負的責任。如果我們能接受耶穌的邀請,我們就是耶穌的跟隨者,是耶穌真正的門徒,就能承受永生。

 

2021年10月3日堂區主保節(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第1105期靈泉

 

2021年10月3日堂區主保節(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第1105期靈泉

「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給小孩子。」(瑪11:25)

今日的福音,可算是整部福音最美麗和最珍貴的章節之一。

首先,耶穌稱謝祂的父為「天地的主宰」,即祂是創造和掌管萬有的主。天父在創世之初,像已有祂的旨意,揀選了一批較純樸、開放和樂意接受祂的「小孩子」人們,把祂救世的計劃及天國的奧秘,藉著聖子耶穌啟示給他們。當時,耶穌揀選了十二門徒和一些人跟隨祂。相對於耶穌的跟隨者,有一些自以為義、有法律的智慧和似乎很有學識的經師和法利塞人,他們像「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谷8:18),因此,天父的計劃好像被「瞞住了」,以致他們未能接受耶穌的訓誨和願意悔改。

耶穌跟著轉向聽眾們,邀請他們「背起祂的軛」,並向祂學習。可是,為什麼在背耶穌的軛時,卻能找到靈魂的安息呢?在耶穌時代,經師們常以「挑起天國的軛」的說法,來叫人喜悅地接受法律。但是,他們卻把法律變得繁複及令人無法擔負的「重軛」(具體有613條);而主耶穌十分體諒這些「勞苦和負重擔的人」,祂只叫這些人在祂的愛內找到靈魂的安息,以單純的心去愛天主愛人。

天父在耶穌的言行中,已完全啟示祂的愛、神聖和智慧,你會否學習主的良善和心謙,以「小孩子」的心去接受天父的一切旨意呢?

 

 

2021年9月26日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第1104期靈泉

 

2021年9月26日常年期二十六主日第1104期靈泉

[誰不反對我們,就是傾向我們。(谷9:40)]

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提到我們凡「因我的名字」而作的事,都為耶穌和天父所喜悅,因為誰以耶穌的名字施行聖蹟,必是承認耶穌的威權與能力,決不能反對耶穌。

此外,凡因基督的原故對宗徒或信友施捨小惠,若是出於超性的動機,即使只是一杯涼水,也必得偌大的賞報。相反,凡因他所行的惡行或腐敗的體制樹立壞榜樣,引誘、促使或慫恿一個信仰基督的人,尤其是一個小孩犯罪和作惡跌倒,導致小兄弟屬靈的喪亡,這自然是開罪衪自己,必受不堪設想的永罰,就像繫磨石在他頸上沉在海的深處,這是古時中東一帶處治罪大惡極的犯人所用的一種極其羞辱的刑罰,讓人再無法浮上來享死後哀榮。

耶穌教導我們,凡隨從衪的人,不但應躲避引誘別人犯罪的行為,並且還應準備犧牲,包括自己所珍愛的東西,如「眼」、「手」,以免使自己陷於罪惡,並保存永遠有價值的事物,因為「超性的生命」和「天國」才是基督徒真正的酬報。

各位兄弟姊妹,我們只有以自由選擇愛天主,才能與衪契合。惱恨並殺害他人、漠視近人,就是拒絕接受天主的愛;不願援助貧窮弱小者,就是與主分離。這種排除自我與天主共融的境況稱為「地獄」。耶穌屢次談到地獄不滅的火,其苦痛在於與天主遠分離,不能獲享人一生渴求的永生和福樂。那些固執不信、從不痛悔己過,甚至故意以惡行拒絕天主的人,就是使靈魂與肉身陷於地獄的喪亡裡。教會聲明地獄永久存在,旨在呼籲人皈依遵從主的勸告,並時常警醒,好能終生平安度日。

 

 

2021年9月19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第1103期靈泉

 

2021年9月19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第1103期靈泉

[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誰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 (谷9:37)

 

這個主日的福音內容可分成二個部分,首先是耶穌第二次苦難預言,講述祂將受難、死亡、復活(谷9:30-32),接著是耶穌對門徒的一段關於團體生活的教導,談論基督徒應有的生活秩序(谷9:33-37)。

耶穌和門徒們由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出發往南行走(谷8:27),途經加里肋亞,在這裡祂再次對門徒們預言自己將要受難和復活,耶穌和門徒們首先離開了圍繞祂身旁的群眾(谷9:30)。這次預言的內容和第一次苦難預言(谷8:31)一樣,仍然是人子的受難、死亡和祂的復活。但是這裡所強調的是「人子將要被交到人手中」(谷9:31)。耶穌只單獨保留給門徒們,而不願向整個群眾公開。但是門徒們仍然不瞭解耶穌所說的話,而且又害怕詢問祂,顯示他們的心仍然遲鈍(谷8:17)。

門徒們沒有以符合信德的態度來看耶穌的這個預告,因為門徒們卻在想誰最大,討論誰應該坐首位。當時的猶太教,非常謹慎的處理「誰最大」,特別在敬拜、教導和宴會時誰是第一個。耶穌顛覆了角色,強調只有從最小的 ─ 也就是僕役的角色 ─ 才能看清楚及確定,「居首位者」應該如何生活行事。凡是領有職位和有屬下的人是為了服務他人,每個人都要將自己看成是最小的,需要順服他人,要為別人服務。

耶穌要以小孩做比喻,進一步闡明在團體中居高位的意義,便領了一個孩子過來放在他們中間,對他們說:「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誰若收留我,就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耶穌的話讓我們明白:服侍人包括了收留人,尤其是接待卑微弱小的人,收留兒童。古代中東文化,在家庭和團體中,兒童幾乎沒有地位,直到成年為止,才算自由的人享有繼承家業的權利。耶穌要求門徒接納團體中最微末的成員,為他們提供服務和照顧,因為在這個小孩子身上,人們是和天主所派遣的子相遇。

背十字架是基督徒的老生常談;人民的公僕,無償的服務,非基督徒也會講,困難之處就是難以實行。我們缺乏的是一份深刻的宗教經驗。如果我們感受到基督愛我,那麼,背生活上的十字架,對弱小者無償的服務,僕人的心態等才成為可能,否則我們只停留在理念的層次,引導下一代也缺乏說服力。讓我們彼此祈禱,求天主賜我們愛的經驗,好能向耶穌學習,先培育自己,然後再教育下一代。

 

 

 

2021年9月12日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第1102期靈泉

 

2021年9月12日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第1102期靈泉

誰若為我和福音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會救得性命。 (谷8:35)

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必須受許多苦,且要被殺害,但三天以後,必要復活。」為什麼耶穌說受苦是必須的?人生可以是沒有苦痛的嗎?若我們能正視人生,就該知道活在世上有歡樂,也會有痛苦的時候,而且痛苦的經歷似乎來得更深刻。我們經常久不久便聽聞有同事或親友,因著各式各樣的癌病,或是其他長期病患,受盡苦痛之後而離開人世。有時候我不禁要問:受苦真的是必須的嗎?可否有方法讓人可以少受些苦痛,甚至能夠離苦得樂嗎?

福音中耶穌說了自己要受苦的一番話後,伯多祿便開始諫責耶穌,耶穌卻轉過身來斥責伯多祿為撒殫,因為他體會到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之後耶穌更說誰若願意跟隨他的,就要棄絕自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去跟隨他。伯多祿在那一刻顯然沒有考慮到天主的旨意,只想到自己人性的願望和感覺。他希望基督作王,而不是受苦的僕人;他準備好領受跟隨默西亞的榮耀,而不是面對逼迫。基督徒的路,不是通往權力、財富和安逸的平坦大道,相反地途中常會經歷艱難,缺乏和困苦的時刻。我們不須要被這些障礙阻隔了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反而要注視在那看似不好的事上,所能帶出好的結果。耶穌被釘十字架,但三日後復活,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耶穌要求跟隨他的人,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追隨他,因為這是一種完全順服的表現。耶穌並不反對快樂,也不要我們受不必要的痛苦,他祇是要我們能夠提起勇氣,時時刻刻跟隨他,在艱難困苦,荊棘滿途或前路暗淡的時候,仍能遵從他的旨意,讓他來掌管我們的生命。

 

2021年9月5日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第1101期靈泉

 

2021年9月5日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第1101期靈泉

天主不是選了世俗視為貧窮的人,使他們富於信德,並繼承天主向愛他的人,所預許的國嗎? (雅2:5)

衆所周知,耶穌具有治病和赦罪的權能,衪是治癒人靈和肉身的醫師。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卻反乎常規,費了許多手續,無非是要激發聾啞人的信德。基督因人的痛苦而受感動,憐憫並治好身心受苦、患有各種殘疾的人,讓病人觸摸衪,甚至親自承擔軟弱者的痛苦。 衪用有型的標記或象徵的姿勢,如唾沫和覆手、泥土和水洗,藉以表示衪內在的能力為世人治病,以顯示天主對百姓的眷顧及天國的臨近。正如瑪爾提尼(Martini)解釋說:「耶穌在這裡是要把自己的全能應用在自然界的現象上。耳聾的人,他們的耳朵好似閉塞了,因此耶穌將自已手指探進聾子的耳朵裡去;不會說話的人,他們的舌頭好似枯乾了,因此用唾沬來潤濕它。聖教會,因聖神的指引,由這個聖蹟中採取了一些外表的行為,應用在聖洗的禮儀上,使在人靈上發生的效驗,如耶穌在聾啞者的身上發生的效驗完全相似。」

今天,耶穌對病人的關愛促使教會去安慰病人,基督繼續透過教會的聖事來觸摸人,使我們藉聖神聖化的有形標記獲得天主的恩寵。聖事的標記滿全了舊約的預象,把基督的救恩實現於我們當中,預示天上的光榮,在十字架上背負所有罪過的重擔,除免世罪,而疾病只是世罪的後果之一。基督的苦難與聖死賦予痛苦新的意義,使今日受苦的人能肖似衪,並與衪為救贖世人所受的苦難結合。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讓我們思考如何以信德祈求上主治癒我們身心靈上軟弱。並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言行和態度上接納異已,改變對低下階層人士的歧視和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