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9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堂區報告

2021年9月19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第1103期靈泉

 

2021年9月19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第1103期靈泉

[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誰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 (谷9:37)

 

這個主日的福音內容可分成二個部分,首先是耶穌第二次苦難預言,講述祂將受難、死亡、復活(谷9:30-32),接著是耶穌對門徒的一段關於團體生活的教導,談論基督徒應有的生活秩序(谷9:33-37)。

耶穌和門徒們由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出發往南行走(谷8:27),途經加里肋亞,在這裡祂再次對門徒們預言自己將要受難和復活,耶穌和門徒們首先離開了圍繞祂身旁的群眾(谷9:30)。這次預言的內容和第一次苦難預言(谷8:31)一樣,仍然是人子的受難、死亡和祂的復活。但是這裡所強調的是「人子將要被交到人手中」(谷9:31)。耶穌只單獨保留給門徒們,而不願向整個群眾公開。但是門徒們仍然不瞭解耶穌所說的話,而且又害怕詢問祂,顯示他們的心仍然遲鈍(谷8:17)。

門徒們沒有以符合信德的態度來看耶穌的這個預告,因為門徒們卻在想誰最大,討論誰應該坐首位。當時的猶太教,非常謹慎的處理「誰最大」,特別在敬拜、教導和宴會時誰是第一個。耶穌顛覆了角色,強調只有從最小的 ─ 也就是僕役的角色 ─ 才能看清楚及確定,「居首位者」應該如何生活行事。凡是領有職位和有屬下的人是為了服務他人,每個人都要將自己看成是最小的,需要順服他人,要為別人服務。

耶穌要以小孩做比喻,進一步闡明在團體中居高位的意義,便領了一個孩子過來放在他們中間,對他們說:「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誰若收留我,就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耶穌的話讓我們明白:服侍人包括了收留人,尤其是接待卑微弱小的人,收留兒童。古代中東文化,在家庭和團體中,兒童幾乎沒有地位,直到成年為止,才算自由的人享有繼承家業的權利。耶穌要求門徒接納團體中最微末的成員,為他們提供服務和照顧,因為在這個小孩子身上,人們是和天主所派遣的子相遇。

背十字架是基督徒的老生常談;人民的公僕,無償的服務,非基督徒也會講,困難之處就是難以實行。我們缺乏的是一份深刻的宗教經驗。如果我們感受到基督愛我,那麼,背生活上的十字架,對弱小者無償的服務,僕人的心態等才成為可能,否則我們只停留在理念的層次,引導下一代也缺乏說服力。讓我們彼此祈禱,求天主賜我們愛的經驗,好能向耶穌學習,先培育自己,然後再教育下一代。

 

 

 

2021年9月12日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堂區報告

2021年9月12日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第1102期靈泉

 

2021年9月12日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第1102期靈泉

誰若為我和福音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會救得性命。 (谷8:35)

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必須受許多苦,且要被殺害,但三天以後,必要復活。」為什麼耶穌說受苦是必須的?人生可以是沒有苦痛的嗎?若我們能正視人生,就該知道活在世上有歡樂,也會有痛苦的時候,而且痛苦的經歷似乎來得更深刻。我們經常久不久便聽聞有同事或親友,因著各式各樣的癌病,或是其他長期病患,受盡苦痛之後而離開人世。有時候我不禁要問:受苦真的是必須的嗎?可否有方法讓人可以少受些苦痛,甚至能夠離苦得樂嗎?

福音中耶穌說了自己要受苦的一番話後,伯多祿便開始諫責耶穌,耶穌卻轉過身來斥責伯多祿為撒殫,因為他體會到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之後耶穌更說誰若願意跟隨他的,就要棄絕自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去跟隨他。伯多祿在那一刻顯然沒有考慮到天主的旨意,只想到自己人性的願望和感覺。他希望基督作王,而不是受苦的僕人;他準備好領受跟隨默西亞的榮耀,而不是面對逼迫。基督徒的路,不是通往權力、財富和安逸的平坦大道,相反地途中常會經歷艱難,缺乏和困苦的時刻。我們不須要被這些障礙阻隔了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反而要注視在那看似不好的事上,所能帶出好的結果。耶穌被釘十字架,但三日後復活,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耶穌要求跟隨他的人,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追隨他,因為這是一種完全順服的表現。耶穌並不反對快樂,也不要我們受不必要的痛苦,他祇是要我們能夠提起勇氣,時時刻刻跟隨他,在艱難困苦,荊棘滿途或前路暗淡的時候,仍能遵從他的旨意,讓他來掌管我們的生命。

 

2021年9月5日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堂區報告

2021年9月5日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第1101期靈泉

 

2021年9月5日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第1101期靈泉

天主不是選了世俗視為貧窮的人,使他們富於信德,並繼承天主向愛他的人,所預許的國嗎? (雅2:5)

衆所周知,耶穌具有治病和赦罪的權能,衪是治癒人靈和肉身的醫師。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卻反乎常規,費了許多手續,無非是要激發聾啞人的信德。基督因人的痛苦而受感動,憐憫並治好身心受苦、患有各種殘疾的人,讓病人觸摸衪,甚至親自承擔軟弱者的痛苦。 衪用有型的標記或象徵的姿勢,如唾沫和覆手、泥土和水洗,藉以表示衪內在的能力為世人治病,以顯示天主對百姓的眷顧及天國的臨近。正如瑪爾提尼(Martini)解釋說:「耶穌在這裡是要把自己的全能應用在自然界的現象上。耳聾的人,他們的耳朵好似閉塞了,因此耶穌將自已手指探進聾子的耳朵裡去;不會說話的人,他們的舌頭好似枯乾了,因此用唾沬來潤濕它。聖教會,因聖神的指引,由這個聖蹟中採取了一些外表的行為,應用在聖洗的禮儀上,使在人靈上發生的效驗,如耶穌在聾啞者的身上發生的效驗完全相似。」

今天,耶穌對病人的關愛促使教會去安慰病人,基督繼續透過教會的聖事來觸摸人,使我們藉聖神聖化的有形標記獲得天主的恩寵。聖事的標記滿全了舊約的預象,把基督的救恩實現於我們當中,預示天上的光榮,在十字架上背負所有罪過的重擔,除免世罪,而疾病只是世罪的後果之一。基督的苦難與聖死賦予痛苦新的意義,使今日受苦的人能肖似衪,並與衪為救贖世人所受的苦難結合。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讓我們思考如何以信德祈求上主治癒我們身心靈上軟弱。並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言行和態度上接納異已,改變對低下階層人士的歧視和剝削。

 

2021年8月29日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堂區報告

2021年8月29日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第1100期靈泉

 

2021年8月29日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第1100期靈泉

 

不是從人外面進入他裡面的,能使人污穢,而是從人裡面出來的,才使人污穢。 (谷7:15)

今個主日的三篇讀經都是環繞着我們的信仰與生活。我們到底信什麼?是否與我們的行動一致?

梅瑟叫以色列民遵守天主的誡命,這樣的生活才是有「智慧和見識」,讓其他人從我們的行動中看見天主的智慧與真理。雅各伯道出天主的聖言就是真理,所以基督徒要按聖言而生活。除去惡習,並以柔順之心去接受聖言。即是用愛去生活。馬爾谷更加加強耶穌要求我們要用愛去生活。耶穌不喜歡人們作表面信仰,那就是行動與信仰不一至。

人類的惡念、邪淫、盜竊、兇殺、姦淫、貪吝、毒辣、詭詐、放蕩、嫉妒、毀謗、驕傲、愚妄,都不是天主要的,因為這些東西都使人不潔,陷入罪惡。如果基督徒照以上的惡行生活,就會使其他人誤會天主是魔鬼。這樣的基督徒不是真正的天主子民,耶穌基督給我們的最大命令是要「愛主愛人」。用愛去生活,就是要關懷身邊人,幫助有需要的人,不只有享受和過著奢侈的生活,但懂得與人分享。人要彼此相愛,互相扶持,就像耶穌愛了我們一樣,這才是活出基督的精神。

說時容易,做有困難,唯有救主帶領和賜給恩典,好使我們活出信仰,做一名真正的基督徒,亞孟。

 

2021年8月22日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堂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