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0日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第1006期靈泉

2019年11月10日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第1006靈泉

[他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 (路20:38)]

《瑪加伯》書中的殉道者見證了基督徒信仰的價值。他們懷著對肉身復活的希望,深信天主創造了人靈魂和肉身,必使信守祂的愛與許諾的人保存性命、獲得永生。可見,復活的信仰是天主從舊約就逐步揭示給祂的子民。

不少舊約子民,包括法利塞人都期待復活。耶穌堅定地教導復活的道理,指出那些否認復活的撒杜塞人末明瞭經書和天主的能力。復活的信仰奠基於相信生活的天主,天主子耶穌從死者中復活,使一切與祂相遇的見證人,以及因信德領受祂生命的人,得享祂復活的生命。在去世的人當中,行善者因復活進入生命,他們的生活將會是天主子女的生活,在基督內復活的身體,將會轉化為榮耀的身體,即屬神的身體,已不受肉體的連累,所以不會再死了,反之,作惡者於復活後會受判決。

直至世界窮盡時,那些死於基督內的人先要復活,我們將與祂一同出現在光榮之中。至於如何復活,卻超出人的想像和推理,基督徒所講的復活其實是另一種生命,對於這新生命,聖經著墨不多。無論如何,我們經由信仰和聖洗,藉著聖神的恩賜,已與基督結合,分享復活基督在天上的生命。相信復活、相信永生會使我們充滿希望和愛心去生活。為此,信徒只追求天上的事,不斷地參與感恩祭,預嘗基督給我們身體帶來的轉化,甚至我們可藉健康或受苦的身體來光榮天主。

願今天的讀經,能使我們滿有信心地頌唸──「我期待死人的復活,及來世的生命,亞孟。」

2019年11月3日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 第1005期靈泉

2019年11月3日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第1005期靈泉

[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路19:10)]

「我的天主,我的君王,我要世世代代頌揚你,永遠歌頌你的名。」(詠145:1)因為上主是慈悲為懷,寬宏大方;他對待萬有溫和善良,對他的受造物是仁愛慈祥。整個世界在上主眼前,有如一粒沙塵,虛無縹緲一吹即失;又如一滴朝露,太陽一出即被蒸發,頃刻消逝再無痕跡可尋,上主有威能創造一切,也能頃刻將世界一切擊倒,但上主諒解我們的缺失,以寬仁帶領我們踏上正義的道路。上主憐憫眾生,他假裝看不見我們人的罪,是為叫我們罪人悔改,是要回心轉意,離開邪道歸向天主,天主對我們罪人沒有立即懲罰,是為給我們痛改前非,得到生存的機會。

天主愛自己所造的一切受造物,基於這份愛,天主派遣聖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尋找及拯救迷失的羊」,正如將救恩降臨到匝凱這罪人的家,是為能讓天主創造的萬物存在,萬事萬物的出現和保全,全是上主的安排,因為他是一切生命的主宰。天主雖然不願意罪人喪亡,但也在逐步懲罰中實施仁愛,為使罪人在他的聖寵內潛移默化,改過遷善,重新信賴上主,與主建立關係,得以繼續生存。教會為滿全上主的旨意,繼續主的工作,不斷呼籲我們悔改更新,以信德回應上主的寬容慈愛。

2019年10月27日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第1004期靈泉

2019年10月27日常年期第三十主日第1004期靈泉

[天主在基督內,使世界與自己和好,且將和好的話,放在我們口中。(格後5:19)]

法利塞人去聖殿是想向天主展示他的功德。他列出一份漂亮的德行清單,好像是要逐項提醒天主,可是實際上是他自己忘了,救恩並非出自人的功勞,而是天主白白的恩賜。

稅吏很可能犯了不少的罪,他去聖殿就是要尋求天主的憐憫。我們為甚麼主日去參加感恩祭?是出於習慣?怕不去天主會罰?或是為了尋找天主,求他的憐憫?

比喻裡的法利塞人覺得其他人都比不上他。稅吏看的卻是站在天主面前的自己。聖方濟常說自己是個是大罪人,他說:「我確實是大罪人,因為我知道如果天主把給我的恩寵賜與一個強盜兇犯,他必然比我做得要好十倍。」常言道:人比人,比死人;方濟說的是:要比,就跟天主的愛比!這樣,我們怎會不是罪人呢?

雖然是罪人,卻是個天主可憐的罪人,這就完全不同了。只看到我們滿身罪惡,承認自己是個罪人,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讓自己投靠天主的愛,體會他的憐憫,就這樣,「那個稅吏回家,成了義人」(參閱路18:14)。

法利塞人卻只懂炫耀自己,不認為自己需要天主。這樣,全能的天主也成了無能的。如果我們以祈禱作為靈性的媒介,全心倚賴天主,這樣,我們一定會有所轉變,因為「謙卑人的祈禱,穿雲而上,不達到目的,決不甘休」(德35:21)。

2019年10月20日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傳教節 第1003期靈泉

2019年10月20日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傳教節) 第1003期靈泉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獲得永生。(若3:16)]

今日教區定為傳教節主日,為提醒我們在現世的生活中,應以具體行動向人展示信仰,揭示基督的愛,讓人能認識天主的真、善、美。
若望福音第十七章的標題是耶穌的大司祭祈禱,這祈禱是耶穌在死亡之前的祈求,他代表門徒,包括現時的和未來的門徒向天主轉禱。當時門徒不過是無名小卒,人數又少。但是,耶穌卻把天主救世工程的未來留在他們手裡。耶穌即將要離開門徒時,並沒有留下他們不管,逐派遣聖神陪伴、堅強和引導他們。此外,耶穌熱切寄望宗徒彼此相親相愛,精誠團結,以不同方式將所有人導向天主子民的合一與共融。正如父派遣耶穌以死亡救贖人類,現在他也派遣宗徒到世界,讓人認識天主,使普世萬民成為門徒,從四面八方而來光榮讚頌上主。現在他準備門徒繼續自己降生的職務,其任務是透過聖化門徒來聖化世界。
正如聖保祿宗徒提醒我們,既然蒙受了天主的救恩,就有責任將福音的喜訊傳遍普世,把死而復活的救恩帶給全世界,使眾人都能分享天主聖三永恆的愛(羅10:9-18)。為什麼教會獻給天主的讚頌之祭和感恩之祭,稱之為彌撒(Missa, Mass)? 彌撒這個字的來源是「Missio」,派遣出去,意思就是「你們去吧!你們被派遣出發吧!」。經由彌撒,我們在基督內合而為一了,我們更深切地倚偎在基督的奧體裡。毫無疑問,現在我們與之親密結合的基督,是被派遣的基督,是負有使命的基督。
各位兄弟姊妹,傳教是教會和每個受洗者的基本特質。每次彌撒完,教會就給我們使命說「彌撒禮成」(你們去吧!你們負有使命!)。我們不只受到了祂這個命令的鼓勵,而且也得到基督祈禱的力量,那是祂在最後晚餐中,為這個意向所做的祈禱。所以當我們聽到「你們去吧!你們負有使命!」(彌撒禮成)而真地負起使命時,我們應興高采烈喊說:「感謝天主」。因為我們堪當接受這樣偉大的使命;因為藉彌撒的恩寵,我們有力量來負起拓展基督國度的角色;因為祂賞給我們天上食糧的營養,我們的主耶穌使我們跟祂合而為一,與祂合作來完成救世的偉業。「彌撒禮成」(你們去吧,你們負有使命!)感謝天主!。

2019年10月13日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第1002期靈泉

2019年10月13日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第1002期靈泉

[起來,去罷!你的信德救了你。(路17:19)]

耶穌在往耶路撒冷途中遇到十個麻瘋病人,在憐憫他們的哀求下醫好了他們的病,並囑咐他們到司祭那裏去檢驗。在十個痊癒的病人中,只得一個外邦人回來,大聲光榮天主並向耶穌道謝。本來受人恩惠後說聲多謝是很自然的反應,但在現今物質豐富的社會裏,懂得感恩道謝的人反而很少,更不必說向那賜下大地萬物及生命給我們的造物主了。

懂得感恩首先要有一份自覺,覺得自己能夠生存於世,可擁有大自然所供給的一切,是一份無限的恩寵,這才會有一種向蒼生,向上主道謝的念頭。但若我們認為現在所擁有的,包括我們的健康、智慧、財富等都是全靠自己努力所得,自我的澎漲會令我們忘記了天主的恩賜。持不同的人生態度,亦決定我們會向誰感恩。有些人在獲得了成就之後,就會先想起誰幫過自己,誰把自己引上成功之路,多謝別人,也多謝天主。另外有些人卻在有了點成就時就目空一切,以為全都是自己的功勞,想不起有其他人幫過忙,更想不起有天主的參與其中,在這情況下當然不會對任何人心存感恩,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一切,命運可以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感恩其實是基督徒最大的特點,福音中那位在病癒後立刻回來感謝耶穌的撒瑪黎雅人,他的特點不單單是懂得感恩,更重要的是他能夠把感恩放在第一位,優次排得最先。他認為受人恩惠就要立刻道謝,他不會把任何恩典視作理所當然。有別於其他九人,這位外邦人的人生觀中,得到耶穌的助佑後,腦海裏便會即時想到要感謝耶穌,光榮天主,我們會嗎?

2019年10月6日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第1001期靈泉

2019年10月6日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 第1001期 靈泉

[主:「請增加我們的信德吧!」(路17:5)]

本主日的禮儀主要是講論信德。在讀經一中,哈巴谷先知因看見入侵者耀武揚威,欺凌選民,殘暴、邪惡當道而痛心疾首,向天主抱怨:上主,我向你求救,而你不垂聽,要到何時?…… 為什麼你使我見到邪惡;人受壓迫,而你竟坐視不管?在我面前,只有迫害和殘暴,爭吵不休,辯論四起(哈1:2-3)。天主的回應是召叫先知保持耐心和盼望,終有一天,惡人將會受罰,正義必得伸張:看,心術不正的,必然消逝;義人必因他的信德而生活(哈2:4)。信德是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時刻都要體現自己是天主子女的身份,信賴並寄望於祂。

在讀經二中,聖保祿規勸弟茂德要堅定履行他的召叫,不要讓人性的自尊心而妨礙自己宣講真道:我提醒你把天主藉我的覆手,所賜予你的恩賜,再熾燃起來。因為,天主所賜給我們的,並非怯懦之神,而是大能、愛德和慎重之神(弟後1:6-7)。的確,當愛德遭受到冷淡又或太在乎人言時,我們的信德便會動搖,以致未能發揮天主所給我們的恩寵。因此,我們需不斷祈求並培養堅定的信德,方法是加強我們的內修生活,深化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常默想聖言、勤領聖體、力行愛德,躲避罪惡,努力克服自身的缺失和軟弱,好能在他人面前作見證。我們知道:死的信德(沒有行為的信德)不能使我們得救(參閱雅2:17)。同樣,沉睡的信德(冷淡、懦弱的生活方式)也毒害自以為良善的基督徒(P.Rodriguez, Faith and Life of Faith, P.138)。

在福音中,主耶穌用了圖像化的比喻描述信德的力量:如果你們有信德,像芥子那樣大,即使你們給這棵桑樹說:你連根拔出,移植到海中去!它也會服從你們(路17:6)。生活在猶太地區的人們都知道,野桑樹的樹根非常的深,而芥菜的種子非常的細小。倘若基督信徒有堅定的信德,即其生活、行動、存在、都在天主內(宗17:28)的話,要行奇蹟絕非難事。因對天主而言,一切都是可能的。當天主的能力賦予一個人的時候,這個能力永遠是和一個使命緊密相連。天主的能力絕非僅為個人的好處,而是為建立和服務整個團體。今日福音中,同時主耶穌也借用了主人與僕人的比喻(路17:7-10)來教導我們如何渡過塵世生活:天主給予人生命,並賦予其生命的意義。當我們按著天主的法律生活,完成祂交付我們的使命,我們都只不過做了僕人應做的事,沒有值得自我誇耀,亦無權要求任何獎賞。

每當我們有需要或陷於危險,當我們面對自身的軟弱,當我們感到痛苦無助,當我們在福傳工作上遇到困難時,讓我們學習宗徒向耶穌說:主啊,請增加我們的信德罷。

2019年9月29日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靈泉

2019年9月29日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靈泉

[耶穌基督本是富有的,卻成了貧困的,好使你們因著他的貧困,而成為富有的。(格後8:9)]

今天福音我們聆聽到一個情況顛倒的雙重對比。第一個對比是在一個衣飾華麗,奢侈宴樂的富翁和一個滿身瘡痍的乞丐「拉匝祿」之間。第二個對比仍是這兩人,只是在兩人死後,「拉匝祿」躺在亞巴郎的懷中,在天堂享樂;而富翁卻在陰間受苦。

耶穌以這雙重的對比教導我們戒避自私主義。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這富翁並沒做什麼壞事:奢華地宴樂,這不是罪。但為一個要生活在信德和愛德的基督信徒而言,不做任何壞事是不夠的。富翁疏忽他應當做的善事。

在富翁和亞巴郎的第一段對話中,自稱是「兒子」的富翁求亞巴郎,派遣他所熟識的拉匝祿來減輕他的痛苦。亞巴郎卻要他回憶自己和乞丐過去的生活,並且告訴富翁現在所轉換的情況是合理的。亞巴郎同時告訴富翁,人死後和生前的情況大不相同:在生前,如果富翁願意便可以輕易地接近乞丐,但在死後,二人之間則存在一個不能跨越的鴻溝。

第二段對話,富翁首先呼喊亞巴郎為「父親」!並向亞巴郎祈求另外一個恩典。請求亞巴郎派遣拉匝祿去「警告」自己的弟兄們,好使他們能夠得救。「警告」一字按原文字義更好直接翻譯為「作見證」,這是路加常常採用的初期教會宣講常用的表達方式。

亞巴郎回答富翁的話「活著的人有梅瑟和先知的教導已經足夠」,富翁則說:由亡者中帶回來的訊息超越先知的教導,可以促使人「悔改」;亞巴郎卻回答說:聆聽復活者和聆聽梅瑟與先知們其實是緊密相關的,不聽從梅瑟和先知的人,也不會聽從由死亡中復活的人。

比喻教導我們,不要和這位「富翁」一樣,應該按著生命的法律善度生活,以免成為「聾子」,以致於連由死亡復活者所帶來的訊息也無法聆聽。主基督也藉著這個故事警告我們錢財的危險。但是福音並未通盤否定錢財的價值,而是指出財富可能使人盲目,把人引入絕對的自我中心,自己封閉心門,無法對先知的教導以及復活的喜訊開放,更看不見生活周遭需要援助的弟兄姊妹。

2019年9月22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靈泉

2019.09.22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靈泉

[你們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錢財。(路16:13)]

     耶穌以不忠信管家的比喻,指出了「世俗之子」應付世俗事務比「光明之子」更為精明。但這並不是叫人學管家的不義,而是叫那些不甚努力的光明之子,對著這些善自為謀的世俗之子,覺得羞愧。耶穌又接著勸勉追隨者利用他們的財帛,博施濟眾,扶弱惜貧。因為他們只是受托人及管理人,將來要向天主交代一切。如果富人這樣行事,將來貧窮人會用自己的祈禱酬謝他們,並使他們進入天國。

     耶穌提醒世人,沒有一個家僕能事奉兩個相對立而又不能妥協的主人,即天主及財神。世人不能採取中間路線,因為兩者都要求人整個獻身於自己(參閱瑪6:24)。事實上,世上的財物其實是「別人的財物」,這些財物不是人與生俱來,人死時也不能帶走。故此今世不久即逝的生命,不是我們的真生命,而我們的真生命卻是永遠常存的,所以這永生真正的財富,纔真是屬於我們的。故此,若然人的心掛念在世財世物上,他又豈能念:「親近天主對我是多麼的美好:只有上主天主是我的避難所。」(詠73:28)這美麗的詩句呢?人若果把整個的心思念慮都放在錢財上,錢財便成為引人犯罪的原因及工具,最終叫人永遠離開天主。

     人作為天主在世的管家,在管理財物方面當然以事奉天主為目標。教會反對任何經濟活動和社會制度把人貶抑為純粹獲利的工具,這會是奴役人,以及損害人性的尊嚴。要維護人性尊嚴,我們必須追求一個可讓人有機會活出這份內在尊嚴和價值的資源分配制度。為此,我們要拒絕把市場法則凌駕於人類工作的重要,基督徒可藉著社會訓導所提供的反省原則、判斷標準和行動方向,幫助我們履行社會公義和責任。

     主耶穌基督,求祢教導我們彼此相愛,關愛窮人,實踐正義。

2019年9月15日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靈泉

2019年9月15日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靈泉

[我告訴你們: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主的使者前,也是這樣歡樂。(路15:10)]

聖史路加的特色之一,是生動地描繪出天主的仁慈。 今天的福音選讀「路加福音」第十五章是他所描述的高峰。在這裡,路加一共記載了耶穌所講的亡羊、失錢和蕩子三個比喻。今天我們會在福音中讀了前兩個比喻,牧人找回走失的羊,以及婦女尋得丟失的銀幣。這幾個比喻所共同表達的基本思想非常清晰,即天主是仁慈憐憫的父,祂藉著耶穌的宣講,向有罪的人類宣告這個快樂的好消息:天主如同遺失了一隻羊的牧人,丟下九十九隻羊去尋覓亡羊,為找到的亡羊回棧而歡喜,勝過為那無需悔改的義人;祂也如同失去一個銀幣的婦女,點燈打掃,直到找著為止。

在亡羊的比喻中,迷途的羊通常是由於愚蠢或貪玩,離開牧人而流落曠野是死路一條。 牧人對羊有深厚的情感,發現有羊迷失,必定出發找尋,找到後,牧人「高興的把羊放在肩上」,這是傳神溫馨的寫法。 羊可能驚慌到或餓到不能動,路途既遠,牧人只好把羊放在最能負重的肩上;他並無一邊行一邊罵,而是「高興地」回來,請朋友與他一同歡樂。 耶穌清楚表明,整個天上會因一亡羊歸來而喜樂,這與猶太傳統認為「天上因為罪人的被滅除而有大喜樂」剛好相反。

失錢比喻的重點明顯在那女人,而非在那錢幣身上。 那時的房屋窗戶少,室內很昏黑,地上鋪了草,找尋失去的錢幣特別困難,但窮人不見了錢,是不會放棄找尋的;也有人認為十個錢幣是已婚婦女的頭飾,像今日的結婚戒指一樣重要,難怪婦人著急尋找。天主不厭其煩地細心尋找罪人,顯出祂對罪人的關懷與耐心,及找到後那種莫名的喜悅。

耶穌的比喻,符合了衪一向對罪人的態度。耶穌與稅吏和罪人來往,引起法利塞人和經師的不滿,認為罪人必須受到隔離,免玷污別人。 其實所謂罪人,絕大部份並非窮凶極惡的人,而是指未能守聖潔法律的人,他們受到重視聖潔的猶太人杯葛,失去一般社交生活。 耶穌以言以行表示天主對罪人寬恕的態度。祂表現出天主對於罪人的憐憫,在祂所講的比喻中,同樣肯定了天主尋找罪人的主動性和肯定天主會主動地藉著基督,寬赦我們的罪過。

2019年9月8日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靈泉

2019年9月8日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靈泉

[你們中不論是誰,如果不捨棄他的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門徒。(路14:33)]

耶穌一連三次以不同的角度講出做他門徒的代價。在感情上,門徒必須成為和他最親近的人,超過家人,甚至捨棄自己的性命。門徒必須以他為榜樣,效法跟隨他;最後,更必須為他「捨棄一切」(參路14:33)。

當時的群眾一聽他這樣說,肯定就會選擇離開。這就是耶穌的用意,他不希望人們跟著他是因為五餅二魚的飽餐,或是因為他動聽的比喻。他講得清清楚楚,他希望跟隨他的人要成為門徒!

群眾是為湊熱鬧而來的,但門徒卻不然,耶穌願意門徒為他付出徹底的代價,才配做他的門徒。所以,忙於讀書溫習,不是缺席彌撒的理由;吸引的娛樂節目,也不是疏於祈禱讀經的藉口。也許你會說,要這樣付出徹底的代價,相信是神職或修道人才會的吧?我們只不過是普通教友,是很難捨棄一切,愛耶穌超過家人的!

但耶穌所講的正是為了有這樣想法的人,因為有一天人會發現,人所竭力拉著不放的,到最後還是要放,人所拼命不願付出的,到最後仍是不能保有。試想想,用人根本沒能力保留的東西,來換取可以永遠享有的永生,不是很值得嗎?

耶穌已為我們付出徹底的代價,愛我們超過所有,為我們捨棄一切,要我們得到永生。如果我們仍然要考慮,不是很儍嗎?